1.用混炼机按配方混炼出内层胶、中层胶和外层胶; 用挤出机挤出内层油管,包覆在涂了脱模剂的软芯或硬芯上(液氮冷冻法也可不用管芯)。
2.压延机压成中层胶薄片,加隔离剂收卷并按工艺要求裁成规定宽度。
3.将含管芯内层油管在缠绕机或编织机上缠绕或编织上镀铜钢丝或镀铜钢丝绳,同时在缠绕机或编织机将中层胶薄片同步缠绕在每两层镀铜钢丝或镀铜钢丝绳间,缠绕钢丝起头和结尾处绑扎(有些早期缠绕机需预先将镀铜钢丝进行预应力定型处理)。
4.再次在挤出机上包覆上外层胶,然后再包缠铅或布硫化保护层。
5.通过硫化罐或盐浴硫化。
6.后拆去硫化保护层,抽出管芯,扣压上管接头,抽样打压检验。
总之,制造高压油管使用设备多、原料种类多,生产工艺复杂。但近年来以塑料或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液压油管生产工艺可适当简化,但原料价高,仍以橡胶原料为主。
使用不当
在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大大地缩短胶管地使用寿命。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高压胶管地损坏都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
受频繁、剧烈的压力冲击。高压胶管出现爆裂,一般不是因承受静压力太大所致,而是与压力冲击的剧烈程度和次数有关。工程机械在作业时,油管内会反复出现油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的情况,从而构成对油管频繁的压力冲击,导致各部的油封损坏加剧、胶管出现起泡和破裂以及管接头的松动渗漏现象。因此在操作时,阀杆的扳动不可过猛,一定要平缓。
油液的使用温度过高。工程机械作业时,液压系统因功率损耗而使油液发热,加上外界气温的影响(尤其在夏天),可使油温急剧升高。油液使用温度越高,橡胶越易老化,弹性变差,强度与密封性能下降,胶管就会很快爆裂。因此,在作业中,当液压系统出现温升过高、过快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夏天作业,特别是连续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胶管选用、安装不合理。在更换高压胶管时,所选用胶管的长度、钢丝层数、接头形状和尺寸都要合理,且应尽量减小胶管弯曲程度;在拧紧接头螺母时,不要使胶管产生扭曲,过大的弯曲和扭曲会大大降低胶管的使用寿命;对一些容易发生摩擦的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胶管因磨损而爆裂。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考虑到用尺子按计算结果去量软管长度再进行安装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国外有些生产商把尺子直接装在软管上,安装完后把尺子剪掉。
1、在选用金属软管时,为便于安装请尽可能选用一端为松套法兰的金属软管。
2、施工现场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保护金属软管表面,防止焊渣和引弧金属软管。
3、严禁金属软管扭曲安装。
4、不应沿金属软管根部弯曲,不应有死弯。
5、所通介质不得对波纹管材料具有腐蚀性,介质中氯离子含量应≤25PPM
6、严格安装图示正确安装方式安装。(见安装指南)
7、严禁机械损伤法兰密封面。
胶管生产的基本工序为混炼胶加工、帘布及帆布加工、胶管成型、硫化等。不同结构及不同骨架的胶管,其骨架层的加工方法及胶管成型设备各异。
全胶胶管因不含骨架层,只需使用压出机压出胶管即可;夹布胶管需要使用将胶布包在内胶层上的成型机;抽吸胶管在成型时需先缠金属螺旋线后包内胶;编织及缠绕胶管需要使用专用的织物编织机或缠绕机;针织胶管需要使用针织机等。
胶管成型方法主要以是否采用管芯,分为无芯法、和有芯法(又包括软芯法和硬芯法)。
无芯成型
胶管无芯成型,设备是挤压成型机(常用螺杆挤出机),将骨架层及外胶层直接在压出的内胶管上成型。
胶料借助挤出螺杆的放置作用在机筒内搅拌、混合、塑化和压紧,然后向机头方向移动,后从口型挤出的一定形状的产品,螺杆挤出机分热喂料和冷喂料两种,前者喂入经过开放式炼胶机预热的条料,后者喂入不经过热炼的胶料。
有芯成型
胶管有芯成型,是指胶管在硬芯或软芯上成型,为了保证胶管在硫化过程中处于受压状态,胶管在成型后包水布(宽10cm左右的浸水湿布卷)、绳或包铅,然后再硫化。
硫化可采用硫化罐直接蒸汽加热或连续硫化。短纤维胶管是将短纤维直接加入胶料中,然后压出成型,其生产工艺简单,它将逐步取代针织胶管和夹布胶管。现代胶管生产工艺趋向于高度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采用热塑性橡胶或塑料可省去硫化工序,大大简化生产工艺过程。